NirSoft InsideClipboard 是惡意軟體?實測 AI 解讀資安檢測結果
| | 6 | |
為了解一個 Windows 剪貼簿問題,我需要檢視剪貼簿原始資料的免費或開源工具。
爬文找到不少選擇,其中 InsideClipboard 顯示的資料最完整,活像開啟工程模式能看透底層。對 InsideClipboard 的開發商 NirSoft 曾有耳聞,有點印象但不太熟(它曾在讀者留言 1 2 出現),為求保險起見,使用前我還是把檔案丟上 VirusTotal 掃一下(參考:掃很大 掃不用錢 的全面式病毒檢測),結果:
掃描結果顯示,71 個偵測服務中有 6 個發出警告!
依直覺屬誤判居多,但我對病毒惡意軟體認識有限,且對實務上偽陽性機率高低沒啥概念,雖然心證已成,判定是誤判,但很有興趣了解誤判原因。另一方面,假設有人要評估這份檢測結果,我的推論依據只有「我覺得」,聽起來弱爆了。
這陣子繼 DeepSeek 之後,OpenAI 及 Grok 紛紛推出強調能自主搜索分析、推理歸納結論的新一代 LLM 模型,索性用這個題目練兵,學學 LLM 怎麼搜索參考資料、分析推理給出有憑有據具說服力的評估結果,順便補充我沒學過的知識。
我的提問如下。有特別強調檔案由官網下載,目標希望 LLM 針對誤判可能性做較深入的推理分析,這部分是我格外好奇的部分。
使用 VirusTotal 掃描由官方網站 https://www.nirsoft.net/utils/inside_clipboard.html 下載的 InsideClipboard.exe,71 項檢測中有以下六項出現警告,其餘正常,試解析此一結果評估風險:
Antiy-AVL - GrayWare/Win32.Wacapew
Bkav Pro - W32.AIDetectMalware
McAfee Scanner - Ti!165752392389
SecureAge - Malicious
Webroot - W32.Adware.Gen
Xcitium - Packed.Win32.MUPX.Gen@24tbus
結論與心得
我總共試了 Grok (使用 DeepSearch)、ChatGPT (o3-mini,搜尋 + 推理)、Felo (深度推理 + DeepSeek R1),LLM 的回答內容較多我放在文章最後,有興趣的同學再自行參考,這裡直接整理我的結論與心得。
綜合三份回答,眾家 AI 都偏向這是誤判,理由如下:
- NirSoft 是成立超過15年的知名工具開發者,聲譽良好,版本更新記錄持續至 2024 年且多語言翻譯社群活躍,顯示其使用者基礎廣泛
- 71 個檢測只有 6 個發出警告,佔 8.45 ( Felo 給了一個參考值,超過 15% 再高度注意)
- 六個警告的分析:
- Antiy-AVL – GrayWare/Win32.Wacapew,不受歡迎的應用程式,未必是惡意行為
- Bkav Pro – W32.AIDetectMalware,屬 Heuristic 啟發式猜測(依據經驗法則),可能因為工具的某些特性而誤判
- McAfee Scanner – Ti!165752392389,具體含義不明,可能為通用檢測
- SecureAge – Malicious,警告標籤較為模糊,多半也是 Heuristic 啟發式檢測結果,需交叉驗證
- Webroot – W32.Adware.Gen,針對廣告軟體的泛型檢測,常見於某些可攜工具或包裝方式容易誤觸此類判斷
- Xcitium – Packed.Win32.MUPX.Gen@24tbus,檔案經過壓縮包裝(例如 UPX 等)通常會觸發一些防毒軟體的啟發式檢測,但並不意味著檔案實際惡意
- 綜合以上,基於 InsideClipboard 檔案來自著名 NirSoft 官方網站,六項惡意軟體警告偽陽性可能性偏高,應屬誤判可安心使用
心得:
- 防毒軟體有所謂 Heuristic 啟發式偵測,簡言之是依據經驗法則「惡意軟體經常會 XXX」,反推「因為這程式會 XXX,所以有可能是惡意軟體」,一個典型案例是壓縮加殼行為。BUT,若 P 則 Q,則 Q 不一定為 P 啊。故這類警告偽陽性的機率特別高。
- Felo 的回答提供一個經驗法則,Virtual Total 檢測警告項目低於 15% 時,有蠻高的機率是誤判。
- 執行檔加上數位簽章也可減少誤判,但許多開源免費軟體本是開發者無償熱心提供,還要求人家花錢買憑證簽軟體有點不合理。想想,在路邊奉茶得附上 SGS 檢驗合格報告,你是不是寧可把茶倒掉?
- 開源免費軟體被誤判、誤報有漏洞有惡意程式馬上被大肆報導、強力檢視,但誤判、誤報者只要高舉"我都是為了安全"大旗通常就會被容忍被原諒,事後苦主連句道歉都得不到,想想挺不公平的。
像我就一直惦記著當年 7-Zip 說明檔管理者權限漏洞 CVE,現在應該可確認是場烏龍吧,至於那位 Kağan Çapar 鬧完一場,也沒人再追究了。若我是 Igor Pavlov,心裡應該很幹吧?這年頭搞開源專案,除了熱情,心理素質也要夠強,哈!
(誤判出張嘴,澄清跑斷腿) - 分析惡意軟體檢測結果是一個淺顯但需要大量專案知識及正確推理才能勝任的題目,恰巧是結合網路搜索及推理分析 LLM 服務的強項,如果你卡在相關知識不足但具備識別結果正確性的能力(這個前題很重要),則善用這類 AI 服務可有效提升分析陌生領域問題的能力。
【附錄:Grok、ChatGPT、Felo 分析結果】
Grok (使用 DeepSearch)
【關鍵要點】
- 研究顯示,InsideClipBoard.exe 來自官方網站,風險低,六項警告可能是假陽性。
- 大多數(65/71)防病毒軟件未標記問題,NirSoft 聲譽良好。
- 警告包括灰色軟件、廣告軟件和惡意軟件,但可能與功能相關。
- 建議檢查文件來源,確保從官方下載,並考慮提交 VirusTotal 報告以確認。
【文件來源與聲譽】
InsideClipBoard.exe 是 NirSoft 提供的免費工具,用於查看剪貼板內容,來自官方網站 https://www.nirsoft.net/utils/inside_clipboard.html。NirSoft 以提供安全系統工具聞名,研究顯示其軟件通常被認為安全。
【VirusTotal 掃描結果分析】
VirusTotal 掃描顯示,71 項檢測中有 6 項警告,其餘正常。警告包括:
- Antiy-AVL:灰色軟件/Win32.Wacapew,可能為假陽性。
- Bkav Pro:W32.AIDetectMalware,可能是啟發式檢測的誤報。
- McAfee Scanner:Ti!165752392389,具體含義不明,可能為通用檢測。
- SecureAge:標記為惡意,可能是 AI 檢測的誤判。
- Webroot:W32.Adware.Gen,軟件無廣告行為,可能是誤報。
- Xcitium:Packed.WIn32.MUPX.Gen@24tbus,文件被壓縮,非必要惡意。
【風險評估】
鑑於大多數防病毒軟件未標記問題,且 NirSoft 的聲譽,這些警告似乎是假陽性。研究顯示,NirSoft 工具因功能(如讀取密碼)可能被誤認為可疑,但無實際惡意。建議確保文件從官方網站下載,並可提交 VirusTotal 報告以進一步確認。
參考:推理過程與完整回答。
ChatGPT (o3-mini,搜尋 + 推理)
根據 VirusTotal 掃描結果,InsideClipboard.exe(從 NirSoft 官方網站下載)在 71 項檢測中僅有 6 項警告,其餘 65 項均未檢測到異常。以下是詳細解析與風險評估:
警告項目說明
- Antiy-AVL – GrayWare/Win32.Wacapew
這類“GrayWare”標籤通常用來描述一些可能被誤判為不受歡迎的應用程式,但並不一定代表真正的惡意行為。 - Bkav Pro – W32.AIDetectMalware
這是一個基於啟發式分析(heuristic)的通用惡意軟體檢測,可能因為工具的某些特性而誤判。 - McAfee Scanner – Ti!165752392389
此類標籤多屬於 McAfee 的通用檢測編號,並不意味著檔案內含明確的惡意代碼。 - SecureAge – Malicious
此警告標籤較為模糊,但多半也是啟發式檢測所產生的結果。 - Webroot – W32.Adware.Gen
“Adware.Gen” 是針對廣告軟體的泛型檢測,常見於某些便攜工具或包裝方式容易誤觸此類判斷。 - Xcitium – Packed.Win32.MUPX.Gen@24tbus
此處“Packed”提示檔案經過壓縮包裝(例如 UPX 等),這通常會觸發一些防毒軟體的啟發式檢測,但並不意味著檔案實際惡意。
綜合風險評估
- 來源可信度:
InsideClipboard.exe 是從 NirSoft 官方網站下載(參見官方說明 nirsoft.net),NirSoft 長期以來以製作各類小巧實用工具聞名,並擁有廣泛的使用者基礎和良好聲譽。 - 誤報可能性:
NirSoft 的工具常因採用便攜式設計及壓縮包裝(如 UPX)而被部分防毒引擎誤判為潛在威脅或“灰色軟體”。此類啟發式檢測常常無法準確判斷工具的真正用途,故出現少量警告並不少見。 - 掃描結果比例:
在 71 個防毒引擎中,僅 6 個產生警告,表示大多數引擎均認為該檔案無異常。這顯示該檔案存在被誤報的可能性,而非真正的安全威脅。
建議
- 確認下載來源與檔案完整性:
若確保是從 NirSoft 官方網站下載,且檔案的雜湊值(hash)與官網提供的對應,則可以基本排除安全風險。 - 啟發式檢測注意事項:
對於這類便攜工具,部分防毒引擎基於啟發式或包裝特性進行檢測,產生的結果往往偏向保守,使用者可參考其他權威掃描結果進行綜合判斷。
總結
綜合來看,InsideClipboard.exe 掃描結果中僅有少量警告,且這些警告多屬於通用啟發式檢測或因包裝特性引起的誤報。因此,若從官方網站下載並驗證檔案完整性,則該工具的安全風險極低,可放心使用。
Felo (深度推理 + DeepSeek R1)
根據提供的VirusTotal掃描結果和NirSoft官方網站資訊,以下是風險評估分析:
一、基本背景確認
- 軟體來源可信度
- 文件來自NirSoft官方網站(成立超過15年的知名工具開發者)
- 版本更新記錄持續至2024年(最新版本1.27)
- 多語言翻譯社群活躍,顯示廣泛使用者基礎1
- 檢測結果比例
71個引擎中6個報警(8.45%檢測率)
二、各報警項目解析
檢測引擎 | 報警名稱 | 風險等級 | 可能原因分析 |
---|---|---|---|
Antiy-AVL | GrayWare/Win32.Wacapew | 低 | 常見於合法工具誤判,灰色軟體分類較模糊 |
Bkav Pro | W32.AIDetectMalware | 低 | AI模型可能誤判程式行為模式 |
McAfee Scanner | Ti!165752392389 | 中 | 啟發式檢測到潛在可疑行為模式 |
SecureAge | Malicious | 中 | 通用型惡意標記,需交叉驗證 |
Webroot | W32.Adware.Gen | 低 | 廣告軟體特徵誤判(NirSoft工具無廣告) |
Xcitium | Packed.Win32.MUPX.Gen@24tbus | 中 | 加殼觸發警報(合法軟體常用保護技術) |
三、綜合風險評估
可信度指標 :■■■■□□ 80%
技術性風險 :■■□□□□ 40%
誤報可能性 :■■■■□ 85%
建議行動等級 :監控觀察級
關鍵判斷依據:
- NirSoft工具常見特性
- 系統層級操作易觸發防毒啟發式檢測
- 開發者採用自主編譯而非商業加殼工具1
- 歷史記錄顯示過去版本亦有類似誤報案例
- 風險緩釋因素
✅ 檔案數位簽章有效性(官網文件應有Nir Sofer簽名)
✅ 社群信譽(BleepingComputer等技術論壇長期推薦)
✅ 無實際惡意行為回報(可透過Any.Run沙盒二次驗證)
四、行動建議
- 短期措施
- 比對官網提供的SHA256哈希值
- 在虛擬機或沙盒環境中試用
- 監控程式連網行為(使用GlassWire等工具)
- 長期監控
每周檢查VirusTotal,若 檢測率>15%,暫停使用並回報 NirSoft。 - 開發者溝通管道
📧 直接回報誤報情況至:nirsofer@yahoo.com
🔗 參考NirSoft誤報說明頁面
附:誤報技術細節
部分防毒引擎會因以下特徵觸發警報:
- 使用
ReadProcessMemory()
存取系統進程記憶體 - 調用
OpenClipboard()
等剪貼簿監控API - 未採用商業證書簽名的可移植執行檔(PE)結構
Comments
# by ChrisTorng
我有用 AI 寫了剪貼簿內容檢視器 https://christorng.github.io/InfoProcess/Clipboard/ ,功能應該會比安裝的程式少,但線上簡單網頁不用擔心安裝軟體有病毒入侵問題,較簡單需求可以一試。
# by yoyo
有規模的開源專案應該也要有Code Sign,以證明Release出的程式來源是官方 通常開源專案會有免費贊助方案
# by Jeffrey
to ChrisTorng,感謝分享。
# by Jeffrey
to yoyo, 同意加數位簽章是更好的做法,但對開源作者來說是額外的負擔。 (有軟體簽章開源專案免費贊助的參考資料嗎?)
# by yoyo
以下有開源專案免費方案 https://about.signpath.io/product/open-source https://www.signserver.org/
# by Jeffrey
to yoyo, 感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