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大家沒看錯,才曬完新工作機的我,才兩星期又要來開箱新工作機!

人生就是這麼峰迴路轉,充滿驚奇...

歡喜迎接 12 代 i7 迷你旗艦上任,短暫相處發現跟它八字不合。遠端桌面長時間操作一切正常,但實機接雙螢幕輸出 Iris 內顯驅動會不定期崩潰,平均一兩天發生一次。我有寫程式記錄 CPU Load % 及溫度,當機前夕溫度並未偏高,加上做過 CPU/GPU 壓測也都沒事,初步排除過熱當機的可能。而發生時機無規則性,瀏覽普通網頁、開 Visual Studio 寫 Code 都可能發生,甚至有次是上完廁所發現機器重開。為了對照,我還重裝過 OS (Windows 11 22H2 改 21H2) 試過三種版本顯示晶片驅動程式,甚至換過一次機器終究沒能解決,前後折騰兩星期,搞得我心力交瘁。

依原廠客服及原價屋工程師的經驗,從未見過類似案例,或許我是天選之人,家裡的雙螢幕組合剛好踩到某個 BIOS Bug 吧! 總之,雖然很愛 Brix 的小巧精緻,但隨時提心吊膽下一秒當機重開太磨人,最後決定黑暗工作機角色由原本第三順位 DeskMini 遞補。

買迷你電腦的是我這次工作機採購的既定原則,最初我的侯選機型有三:Intel NUC i7、技嘉 Brix 及 華擎 DeskMini。Intel NUC 有 Type-C 的機種不好買,DeskMini 最多人推,但這些年我不愛自己組電腦,討厭花時間 Survey 零件規格,擔心沒經驗裝出問題還要射茶包,寧可貴一點買原廠配好優化過的套裝電腦,花錢省事(老人的時間特別貴)。考慮之後買了 Brix,萬萬沒想到,最後還是走回研究零件自己組裝這條路,自己都覺得好笑。

thumbnail

DeskMini 是準系統,連 CPU 都要挑。研究了一下,DeskMini 是用桌機版 CPU,i3 太弱不考慮,i5-12500 雖然只有六核 12 緒,不如 NUC/Brix i7-1260P 的 12 核 16 緒,但 1260P 是 4 個 P-Core (效能核心) + 8 個 E-Core (效率核心,省電但效能較弱),i5-12500 六核全是效能核心,故效能評測還比 i7-1260P 好,但耗電量也高一些(TDP 65W vs 28W)。DeskMini 可以支援到 i7-12700 或 i9-12900,但電源供應及散熱會是問題。Intel 現在的 CPU 採動態時脈調整,功耗規格分為:
參考:什麼是 TDP、PL2、Tau 值 ? 教你看懂 Intel CPU 的真實功耗

  • TDP/PL1:預設頻率,可以長時間工作
  • PL2:以高於預設頻率維持一段長時間(時間長度有限制並不是無限的)
  • PL3:偶爾可以超過的值,不過超過了會馬上強制縮回(也就是功率處於跳動狀態)
  • PL4:無論如何都不能超過的值

其中 i5-12500 的 TDP 及 PL2 為 65W/115W,i7-12700 為 65W/180W、i9-12900 為 65W/202W,平時一般作業最多 65W (若負載不高還會降頻再壓低耗電量),當應付大量運算則會進入 Turbo Boost 模式,改以較高頻率執行,耗電跟發熱都會上升。以 i5-12500 為例,會從 3.0GHz 提升到 4.6 GHz,六核全速飆速時,耗電則會上升到 117W,剛好貼近 DeskMini 19V 電源供應器 120W 上限;若採用 i7/i9,全速推進時可能因電源供應不足或溫度過高降頻。換言之,花兩三倍錢買了高級硬體,卻可能受限電源或散熱無法充分發揮,不是划算的投資。更何況我的工作模式並不會時時需要 CPU 滿載輸出,寫程式、看網頁佔大多數,還更接近文書電腦的情境,故最後拍板決定選 i5-12500。

SSD 換裝到 DeskMini,第一次開機跳出的華擎自動驅動程式安裝很貼心:

裝置管理員原本有三個驚嘆號,自動驅動程式安裝跑完後全數消失:

原本 i7-1260P 時代壯觀的 16 緒縮水剩 12 緒,但 i5-12500 操作體驗沒有變慢 (1260P P-Core 頻率為 2.1GHz/4.7GHz,12500 為 3.0GHz/4.6GHz,i5 反倒更快):

溫度部分,Intel 原廠風扇效果比我想像好很多,日常使用轉速 1000 轉以下就能把溫度壓在 50 度以下,原本還打算花一千五買全銅的特規散熱器來陣壓,看來錢可以先省下來:

DeskMini 的機身比 NUC/Brix 稍大一點,原廠 CPU 大風扇平時 1000 轉就能保持 50 度以下,比 Brix i7 安靜不少,CPU 溫度還更低。美中不足之處是它沒附 SSD 散熱片,加上 SSD 被安排不易通風的區域,不時會升到 55 度以上,讓我有些焦慮。花了點時間趕出藍牙風扇控制程式雛型,讓智慧型輔助散熱風扇直接上線試營運。設定 40 度以上每升一度風扇加 10% 風力,如此差不多能維持在 45 度以下。另外,己網購了 SSD 散熱片,等到貨後再來微調。

thumbnail

最後,實測一下 i5-12500 的耗電狀況。用上回的智慧插座用電監測程式觀察:DeskMini 19V 電源供應器、輔助風扇 + ESP32 的 12V 變壓器、DELL 及 ViewSonic 螢幕各一的四個耗電數值,得到結果如下:

日常寫程式、寫文章耗電約 30W,跑 CPU-Z 壓測讓全部 CPU 100% 時,耗電會逼近 110W。而輔助散熱扇 3.4W、雙螢幕各耗約 10W。

CPU 壓測火力全開的情況下,CPU 頻率會上升到 4.09GHz,CPU 散熱風扇破 3000 轉。小測近半小時溫度最高不超起過 75 度,以我的使用情境不太有機會 12 緒 CPU 滿載,以這個耗電與散熱結果,預估不會有問題。

新主機通過運轉評估,開始正式服役。

繞了一圈,原本不想研究規格不想自己組電腦,也默默做完了,人生真奇妙。

[2022-11-19 更新]

應同學敲碗,附上我的新工作機菜單。(官方版報價單介面老用不順手,索性花點時間自己寫個快速點餐介面當成練功)

DeskMini 菜單


Comments

# by yoyo

桌機版CPU明顯比筆電版CPU好多了

# by Gene

請問Deskmini你是買哪一個型號的呢?最近也想買小電腦,感謝

# by Chun

求菜單🤣🤣🤣

# by Joe W

很詳盡的記錄,很有參考價值,我也很有興趣呢

# by bjones

# by Jung

之前跟原價屋買過 裝的也只是普通文書機CPU 但華擎DESKMINI主機板品質低劣 主機板不到三年就掛了 保固內送修還換了兩次 奉勸少碰為妙

# by Ming

聽你鬼扯 …我操都不關機…都壞不了

# by sean robot

我的應該有三年了,用差不多一年壞power(120W那顆),不過輕載還開得進去,只是變很容易當機,所以問題有點不好抓 換的時候想說換個台達電競筆電用的180W,能用,可是筆電有電池可以撐瞬間電壓不穩,deskmini沒有,結果就是變壓器在輕載的時候電壓抖一下可能又當機了。目前是狀況時好時壞,偶爾會接個USB小檯燈來增加吃載,避開輕載穩定性問題 另一個應用打算買一台cubi...因為無風扇機型裡面這家的比較符合我審美觀w

# by Jeffrey

to sean robot,變壓器輕載時電壓抖一下造成當機 <= 意思是因為 DeskMini 吃電過少讓變壓器誤判降低輸出?我有個點子,在 12V 插頭加顆電容感覺是成本不高但有效的解法。

# by sean robot

to Jeffrey 吃電過少讓變壓器誤判降低輸出←不完全對,DeskMini需求減少的時候,變壓器本來就會減少供應,就像你洗完澡了,抽水幫浦就會停下來;瞬間把水龍頭開到最大,那就要等幫浦反應過來開始加速 變壓器也需要反應時間,問題是夠撐過反應時間的電容有多大顆…還有接線的問題,要好好的包覆、要避免壓到要用硬的外盒、電流有6A線要夠粗什麼的,原理很簡單,可是做起來不如在主機的usb孔上插個小燈,把手機接上去充電也行,不用改造也只要幾秒鐘就能完成,按開機前(波動最大而且可以預期的事件)把燈打開,看得到開機畫面以後再把燈關掉,而且只有在遭遇障礙的時候才需要這麼做,我認為可以接受 講這麼多只是想講說,要注意隨附的變壓器損壞的可能性,以及他真的會壞還很難射查包而已(主要是會忽略掉他)

# by Jeffrey

to sean robot,沒想過變壓器跟不上負載變化的狀況,感謝寶貴經驗分享。

# by RicoY

這陣子美亞的5600G很香,配deskmini x300也很不錯,但是就更麻煩了…不過我記得amd都預設可以用ecc ram

# by George.Tseng

並沒有喔,帶內顯的Ryzen僅有Pro系列(ex.有通路在賣的Ryzen 7 4750G Pro跟只面向OEM沒有零售的Ryzen 7 5750G Pro)才支援ECC U-DIMM/SO-DIMM(無內顯的本家確實是都有支援ECC,包含最新的Ryzen 9 7950X),而且要可以開啟ecc mode,還要主機板支援才行

# by Ho.Chun

請問網頁版那個介面,裡面的資料是怎麼來的 ?

# by Jeffrey

to Ho.Chun, 自己寫程式從原價屋網頁爬資料。

Post a comment